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范围 > 舆情监测
能源舆情:天然气发展意见出台 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
发布者:广州市中标品牌研究院    浏览次数:508

本期,国务院引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天然气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直面行业发展痛点获聚焦:欧盟宣布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舆论看好光伏发展前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电力行业加速扩开放破垄断受关注。

监测周期:9.3-9.9,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国务院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 直面行业发展痛点获聚焦

9月5日,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天然气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一是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促进天然气供需动态平衡。包括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健全天然气多元化海外供应体系;构建多层次储备体系;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

二是深化天然气各领域改革,建立天然气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天然气供需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天然气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天然气需求侧管理和协调机制;建立完善天然气供应保障应急体系;深化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强化天然气全产业链安全运行机制。

此次《意见》出台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与解读。

直面天然气产业发展深层次矛盾 从全产业链进行系统改革

新华社认为,该《意见》是指导天然气领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不论是对于当前天然气的稳定供应,还是对于推动天然气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证券日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指出,《意见》首次从上游增产增供、中游基础设施配套、下游市场建设以及应急保障体系完善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企业勘探动力,加快本土气源开发力度,同时还将促进天然气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同时,也为行业未来发展绘制了新蓝图。

《意见》要求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 将成行业主旋律

《意见》明确,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要求各油气企业全面增加国内勘探开发资金和工作量投入,力争到2020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上海证券报》援引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专家刘毅军观点表示,从去年的产量推算,要完成这项任务,非常艰巨。业内分析也指出,这意味着“三桶油”要将勘探开发投资至少翻倍,工作量翻数倍。据悉,近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相继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另有天风证券、海通证券等机构关注到,《意见》中补贴政策的延续将对国内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有分析指出,在常规天然气开采量增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将成为发展重点,利好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气开采及相关企业。

建立天然气多元化海外供应体系 助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意见》要求,健全天然气多元化海外供应体系,加快推进进口国别(地区)、运输方式、进口通道、合同模式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元供应是国际通行的提高本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的有效手段。我国管道气通过中亚和中缅管道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等。近期还将实现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增量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目标国达到22个,多元化程度更高。该负责人表示,当前天然气贸易合同的年限更短、方式更灵活、目的地条款逐步消失,这些都为进口多元化提供了支持。

保障民生用气 今冬“气荒”或为小概率事件

随着采暖季渐进,天然气冬季保供话题热度再度上升。冬季取暖关系到民生问题,《意见》在加强民生用气保障方面做出了专门安排,也引发了舆论重点关注。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新增天然气量供应安排将向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严重地区进行倾斜;同时,通过用户调峰机制的落实,根据高峰期供应缺口情况分级启动实施压减,压减气量全部用于保障民生。

《中国能源报》援引业内人士观点表示,《意见》的发布,为今冬用气高峰的供应增添了不少“底气”。业内人士解读《意见》时指出,该文件为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和民生用气需要注入了“强心针”,今冬天然气供需或仍存缺口,但在一系列备战下,出现“气荒”将是小概率事件。

此次《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直面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中的痛点,提出的举措也被认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舆论认为这显示出国家要在天然气产业链上面“动真刀子”。

舆论预期,此次《意见》的提出,将提升天然气领域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对天然气当前及未来长远发展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加强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提升人们对于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措施终止 舆论看好光伏发展前景

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以下简称“双反”措施)将于9月3日到期后终止,欧盟将撤除其此前筑起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税”“价格承诺”(欧盟最低进口价格机制,即MIP机制)等贸易壁垒。

为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的典范 具有极强示范意义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中欧光伏贸易争端逐步得到解决,是在双方高层关注下,政府和业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通过磋商成功解决贸易摩擦的典范。此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副理事长赵玉文表示,欧盟对光伏的支持态度以及消除贸易壁垒的做法将在全球范围产生示范效应,会给光伏企业带来极大信心。

光伏行业迎来重大利好 或重回发展快车道

《证券日报》、中国证券网等媒体均认为,欧盟的“双反税”、“价格承诺”最终被撤除,中欧间将恢复光伏产品的自由贸易,欧盟市场将对价廉物美的中国光伏产品产生更大的需求,将给光伏产业带来触底反弹动力。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消息将对正处政策“严冬”的国内光伏产业链带来一定提振,本土产能出货有望增长。路透社报道称,管制的解除还有利于中国应对太阳能产业的产能过剩。伴随此次撤除对中国光伏贸易壁垒的强烈预期,以及欧盟各国家发展以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意愿增强,已有机构作出预测,2018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从2017年的约9GW,增加到2018年的约11GW。

但是,也有媒体认为,欧盟取消“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拉动作用不大,如中财网发文《欧盟“双反”或将落幕 短期情绪作用大于实质》称,伴随关税恢复正常,中国组件有望重回欧洲市场,但由于欧洲市场装机增速近年放缓,关税解除对于国内光伏行业整体现金流压力的缓解效果有限。

欧盟取消“双反”制裁措施在情理之中

此次取消“双反”制裁,欧盟委员会明确表示,该决定出于为欧盟的整体利益着想,考虑到生产商以及太阳能面板的使用者和进口者的需求,同时也符合欧盟加强可再生能源供给的目标。pv magazine报道称,EU Prosun(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总裁Milan Nitzschke表示,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决定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多年来不断有进口商协会提出,反倾销政策的实施阻碍了欧洲光伏产业的发展。这与我国部分媒体和专家的判断相吻合。

中国新闻网称,欧盟解除中国太阳能面板反倾销及反补贴限制措施,主要是考量两方面的利益平衡,首先是欧盟光伏设备制造商的利益,另外,则是需要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进口商和安装商的经营成本。财新传媒微信公号“无所不能”也持同样观点,认为“双反”产业基础大大弱化,欧盟取消“双反”及MIP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中国光伏制造业布局的海外产能,击穿了欧盟设置的贸易保护壁垒,欧盟“双反”关税维护的产业基础已大大弱化,欧盟的“双反”税率及“MIP”实际已经形同虚设。

“5?31”新政叫停普通光伏电站,控制分布式光伏规模,降低补贴强度,光伏产业发展正经历“阵痛期”,部分中小光伏制造商面临生存困境。欧洲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光伏产业可以说是“及时雨”,为我国光伏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产业出口形成巨大利好成为主流舆论。此外,据6月光伏市场联盟“全球光伏市场报告”显示,北非、中东、拉美地区的光伏需求量巨大,中国光伏“出海”前景被媒体看好。

近期,美国开始对中国光伏相关产品征收关税,印度也在计划跟进,与此同时,欧盟个别厂商担心中国光伏产品将摧毁欧盟本土和第三方竞争者。在此背景下,欧盟欢迎中国光伏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具有更加强烈的示范意义。欧盟为双方业界合作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商业环境,不仅可以实现双方产业的互利共赢,也将逐渐影响光伏国际市场格局。

两部委发文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 剑指行业垄断引关注

9月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股东应来自各类交易主体,非电网企业资本股比应不低于20%,鼓励按照非电网企业资本占股50%左右完善股权结构。实施方案于2018年9月30日前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备案,各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工作应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后,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相继成立,在电力市场化交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只有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山西、湖北、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8省(区、市)电力交易中心为股份制公司,其他电力交易中心仍为电网企业全资子公司,尚未实现电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此次两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正是为了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

多举措促进电力市场公平竞争 电力行业加速扩开放破垄断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和单位正在多举措促进电力市场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电力行业各领域正在不断提速破垄断,此次《通知》的发布正是近期电力行业加速扩开放破垄断的一个缩影,多家媒体纷纷聚焦国家近年来采取的相关措施。

《北京商报》刊文《国家发改委:非电网企业资本股比应不低于20%》称,继放开配售电业务之后,2018年国家还取消了电网投资外资限制。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也在推进混改,实施股权多元化。

新华社发文《国家发改委剑指电力行业垄断》称,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加快了对电力行业的反垄断执法动作。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指导山西省发改委对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组织23家火电企业达成并实施直供电价格垄断协议一案作出处理决定,并依法处罚7338万元。这是《反垄断法》公布10年、实施9年来,第一次对大型电力企业开出罚单。

《上海证券报》刊文《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将全面启动 非电网企业资本最低占20%》称,近期,电力体制改革措施频出,除电力交易机构之外,增量配电网项目股比也有相应的非电网股比要求,而且改革试点项目总量已达320个。发改委近期还明确2018年要全面放开煤炭、钢铁、有色、建材4个行业用户发用电计划,持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8年上半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7912亿千瓦时。

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 关键在于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

《通知》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主流媒体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主流舆论认为,此次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关键在于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

《证券日报》援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的观点称,电力交易市场股份制改造的关键是引入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促进形成多买多卖的电力交易市场,使其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推动电价市场化。该报同时援引浙江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文雁兵的观点称,此次改造应当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和非电企业公开、共平、公正参与其中,通过市场灵活性和流动性,加快完善市场化交易电量价格形成机制和进一步扩大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有效衔接电力的供给侧和需求侧。

《华夏时报》援引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的观点表示,要先打破铁板一块,先让一些外部企业进来,可能是发电企业或销售企业,参与到里面是小股东,但是所有的交易都是透明的,市场最关键的就是透明,透明使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步入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重要阶段 电力行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各主流媒体与专家学者纷纷聚焦此次《通知》发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并一致认为,这一政策将有力推动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行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上海证券报》援引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部主任彭澎的观点称,从交易角度来讲,这一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力市场化的改革,股份制改造将改变电网完全控制电力交易机构的状况,给非电网资本进入的机会。该报同时援引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的观点表示,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电力市场的多元化,而且有助于民营企业参与电力体制改革。

《证券日报》援引专家观点表示,电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造是我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关键一步,将有助于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对于实现电力充分竞争、扩大电力交易量、清除市场壁垒、丰富交易品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释放改革红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