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范围 > 舆情监测
科技舆情观察:大变革?腾讯组织架构调整意味着什么?
发布者:广州市中标品牌研究院    浏览次数:589

舆情概述

9月30日清晨6点30分,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发出一封全员信,正式启动了腾讯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声明发出后,30日白天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引起网络关注和热议。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到,这将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并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

走热分析

1.传播趋势:9月30日成曝光增长关键节点

数据统计时间:9月30日至10月10日(单位:篇);

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通过对“腾讯组织架构调整”事件曝光后十一日传播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此次事件舆情在曝光首日即9月30日出现高峰,之后呈回落趋势不断降温,报道量在10月1日以后稳定在1000-2000篇次区间的活跃状态。10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腾讯国庆“不放假”:部门大调整、腾讯音乐要上市、22亿砸向年轻人…》的文章称,腾讯3日晚间宣布投资B站22亿,使得舆情出现继曝光首日之后的第一个小高峰,之后舆情呈回落态势。10月8日,财联社发表文章《腾讯架构调整后2B启幕:盘中股价却跌破300港元创14个月新低》,称腾讯股价出现严重跌落。呈现继舆情曝光首日后的第二个声量高峰,之后舆情回落降温,截至数据统计时,舆情一直处于回落态势。

2.传播渠道:网络媒体为主力传播渠道

数据统计时间:9月30日至10月10日;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从各个渠道的数据统计来看,网媒、APP和微信三种渠道的传播量占话题总体传播量的九成以上,尤以网媒的传播量最为突出。该事件最先曝光于9月30日凌晨,腾讯总裁刘炽平发布了一封内部员工信,之后由虎嗅网发出,由此舆情事件开始在网络媒体平台传播,并迅速蔓延到微信、APP等渠道。特别是腾讯官方微信公众号30日早间发布的《腾讯启动战略升级: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一文,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引发事件传播热潮。

3.核心传播力:网络媒体平台成主要舆论传播阵地

媒体核心传播力

数据统计时间:9月30日至10月10日;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从各渠道TOP级传播主体来看,网络媒体平台成为推动此次事件传播的主要阵地。在网络媒体平台传播量前五中,新华网以82篇次占据首位,其中文章《巨头纷纷调整组织架构,互联网到“下半场”了吗?》引发较大传播量,“当前时代任何互联网企业,都不应该忽略‘ABC’以及‘ABC’带来的产业变革”观点引起媒体广泛认可。

微信核心传播力

微博核心传播力

除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文章引起巨大传播以外,微博微信也形成了两微巨大传播级。腾讯官方微博“腾讯公司”在30日早间发布的《腾讯启动战略升级: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文章,转评量达17000余次,目前该文仍处于微博置顶状态。

综合来看,腾讯官方发布的微博及微信引起广泛关注,在一定意义上也带动了舆论的走向,使得大部分媒体,包括主流媒体、自媒体在报道过程中都倾向于积极立场进行报道和评价,整体舆论态势偏正面。

各方观点

舆情发展到目前来看,关于腾讯改组事件,网上议论声此起彼伏,综合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B端业务不协调,直接影响到业务发展,腾讯改组是“内忧外患”时期的关键转身;第二、在腾讯云之外,“社交+内容”是腾讯此次组织架构大调整的真实目的;第三、仅从改组角度来说,腾讯改革认可度较低,真正实力在于云计算与产业的结合。第四、从正面角度高度评价腾讯改组,认为其是新形势下的社交化转变;第五、保持中立客观态度,以前瞻性目光看待腾讯架构,建议其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1.媒体观点

图:部分媒体观点摘要

舆情事件曝光后,网络媒体平台时刻关注腾讯改组动态,部分媒体紧跟动向完成系列报道、追踪报道。首先媒体前期对该舆情事件进行阐述,及时向受众更新报道,之后引导受众舆论,以夹叙夹议形式传达媒体观点,最后再以评论的形式对腾讯架构改组事件表达观点并预测改组前景及未来发展。媒体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架构调整属顺势而为,即“内忧外患”时期的关键一搏。《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腾讯组织架构大调整:“内忧外患”时期的关键转身》指出,“组织墙”、“内耗”的问题在腾讯内部已经非常明显,而这已经不是过去所谓的“赛马”。各个BG(事业群)之间数据不通、业务不通,这在ABC(AI、Bigdata、Cloud)时代,已经阻碍了腾讯的发展。腾讯此次架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可预期的是,腾讯管理层也会给予该事业群足够的权力,允许其充分调动其他BG的资源。

ABC时代,紧跟组织创新不掉队。《新京报》发表评论性文章《ABC时代组织创新方可不掉队》提到,腾讯发力组织变革的核心诉求,是以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矩阵,渐进转向赋能To B业务。对于腾讯来说,拥有何种组织架构是一个问题,如何把四分五裂的业务、组织在数据打通等层面融合起来,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互联网领军企业要顺应其与各个产业结合的趋势。《南方都市报》在《腾讯的组织变革与平台的未来》一文中表示,互联网平台的功能是连接、匹配和治理,作为互联网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就要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服务产业的方式可能与消费互联网是一致的,依然是建立互联网平台,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就是在响应互联网与各个产业结合的趋势。

2.网民观点

图:网民观点占比

数据统计时间:9月30日至10月10日;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网民对于腾讯改组的意见整体保持客观态度,认为腾讯改组是自身改革的需要,有其自身发展道理,经过重组之后的架构也许会对自身利益产生变化。但腾讯之所以会改组,大部分网民认为其是在阿里的带动之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学习与超越。

腾讯改组在媒体报道的带动之下,引发网民热烈关注,尤其是自媒体平台的大量报道和转发,更是引发纷纷讨论。网民首先对改组持质疑和震惊态度。约三分之一的网民认为“腾讯发展云计算是企图追随并超越阿里,但这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有少数网民指出腾讯想通过改组实现转型,“并未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借助2B实现转型“不过是追随阿里的脚步,毕竟2C潜力远不如2B”。

舆情解读

时隔六年再次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外界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此举将为腾讯和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什么?腾讯这艘互联网巨轮的所作所为无不牵动着整个行业敏感的神经。

首先,舆论对腾讯此次架构改组的内部原因表现出浓厚兴趣,早在官方正式公布具体的调整方案之前,相关消息就已经在业内流传。面对腾讯成立近二十年来的第三次组织架构变革,外界普遍认为,一系列调整将重新确立腾讯的业务重心,也势必引发腾讯现有架构事业群的权力再分配。从业内的普遍观点来看,腾讯在当前的事业群架构中存在着一种“赛马机制”,也就是同一个业务,多个团队在做,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阂。可以想见,此次架构调整对腾讯内部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这堵“组织墙”。对此,舆论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双向看法。有观点认为,“组织墙”的存在,虽然会引起腾讯内部各事业群的行为游离于公司整体的调控之外,但这种“赛马机制”同时也是腾讯不断将产品成功推入市场的强大内生动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组织墙”长期存在的副作用将累及公司战略传达和资源整合效率,事业群之间的隔阂将阻塞公司内部不同层级间的指令传达,从而导致公司内部资源整合效率降低,助长单个事业群的利益意识和部门组织的无序膨胀。

其次,腾讯此次组织架构调整将为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何种影响,也备受外界关注。在网络舆论场中,马化腾的“充钱”表情包和腾讯“抄袭门”成为一些网民持续戏谑调侃的对象。这种调侃侧面显示出腾讯当前在个人用户端面临的巨大压力。有媒体认为,《怪物猎人世界》上线不到五天便被要求下架,国民级游戏《绝地求生》未能如愿在移动端继承《王者荣耀》的市场热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腾讯游戏的整体表现。此外,抖音、拼多多和头条系等下沉市场独角兽的崛起也挤压着腾讯在流量市场的优势。而此次架构调整,腾讯也意在重整企业端业务,使向企业端业务转型成为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媒体将其概括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在迎来二十岁生日之际,腾讯宣布进行大规模组织调整,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正如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所言:此次主动革新将是腾讯迈向下一个二十年的新起点。结果如何,全行业与消费者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