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范围 > 舆情监测
舆情观察:西安餐厅禁卖炒菜,又是雾霾惹的祸?
发布者:广州市中标品牌研究院    浏览次数:506

  昨日,北京市气象局宣布将于16日20时启动今年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红色预警启动后,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出土工地、扬尘施工工地全部停工。雾霾治理似乎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议题,但近日的一则传闻让这个话题再度引发争议。12月14日15时,微博橙V用户“@黑娃”晒出一则网友爆料,爆料人称,西安北郊部分餐馆近日因“响应政府号召减少大气污染排放”被要求禁卖炒菜,甚至暂停营业。

  该消息曝光后立即引发网友关注。微博网友“@闲人HAN事”等提出疑问:“此事是否属实?”以“@Marine424”为代表的过半网友对“防雾霾禁卖炒菜”表示不解:“雾霾产生和餐厅炒菜有直接关系吗?”网友“@王笑笑咯”指出禁卖炒菜的区域临近当地的一个“空气监测点”,引来部分网友附和。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西安市经开区“上半年空气质量明显下滑,优良天数与市考指标差距较大”,各部门各单位被要求严格落实《机动车尾气检查方案》、《餐饮油烟整治方案》等;而12月14日,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官网数据显示,经开区PM2.5污染程度为“轻度”,为西安市污染程度最轻的区域。有网友据此进一步提出质疑:“该片区域禁卖炒菜是否因为靠近空气质量监测点,想以此降低相关监测数据?”事件由此变得扑朔迷离。

  14日晚,陕西省西安市司法局官方微博“@法治西安”转发相关爆料微博回应网友质疑,称“因线路维修,凤城九路文景路至未央路段东侧仅部分餐馆暂停营业,与市政府远近无关”,并晒出几张餐厅门上张贴“线路检修中”、“维修电路暂停营业”的照片。

  15日晚,当地管委会相关部门通过媒体表示,涉事的部分商家因存在无环评手续、无餐饮许可证、无独立烟道等问题被要求其限期整改,经营者在建设完成独立烟道、完善相关手续后即可正常营业。据微舆情数据,事件热度在官方回应后经过夜间12个小时的发酵于次日8时达到峰值。

  来源:微舆情

  官方的及时辟谣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舆论走向,微博网友“@黑棋子HQ”:“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瓜叔(法治西安官微)辛苦了。”但16日上午在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报道下,仍然可以看到相当多的网友对官方“因无环评手续”的说法不买账,如澎湃网友“@ghhjncccg”:“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试问哪个污染企业没有环评手续?”

  尽管官方针对此事进行了回应,但效果却并不如人意,舆论的焦点随即转移到“餐馆是否需要环评”上。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法律法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开餐馆是需要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环评的主要内容是对餐饮行业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减少项目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倘若涉事餐馆确实存在无环评手续、无餐饮许可证、无独立烟道等问题,那么停业整顿或停止售卖最能产生油烟的炒菜确实无可厚非。

  然而为何“防雾霾禁卖炒菜”的新闻依然会火?还是和雾霾的屡治不愈有关。雾霾问题已经成为民众迫切关注的议题,全民皆兵,谈霾色变,政府采用停烧、限号等各种方式都没能有效缓解雾霾,入冬后,又赶上雾霾频发时期,西安餐馆贴出“未响应政府号召,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本店即日起停止售卖炒菜”的通知,再加上整改餐厅位于空气质量检测点附近等细节,“防霾禁卖炒菜”犹如一颗石子,激起了舆论的千层浪。将雾霾和炒菜联系在一起,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2013年,北京市一位政府官员“烹饪对PM2.5贡献不小”的观点便引发了巨大争议,当时便遭到了舆论的质疑。西安市政府此次陷入“防霾禁卖炒菜”的风波,更是受到舆论的一致嘲讽,甚至有人已经脑补了西安市政府“为了政绩搞面子工程,专挑软柿子捏”的形象,网民自然将矛头直指西安市政府。

  要真正破除类似的谣言,还是需要从根本问题抓起,相关部门打好防治雾霾的“攻坚战”,抓住导致雾霾产生的源头,找准防治雾霾的主要方向,早日还民众一个蓝天,才能真正赢回舆论的信任,不让“防霾禁卖炒菜”混淆视听。

(责编:李静、朱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