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范围 > 舆情监测
美团再陷招聘风波 崔永元网上开食品商城惹争议
发布者:广州市中标品牌研究院    浏览次数:488

5月18日至5月22日期间,外卖行业动态频频。美团陷入招聘风波,员工的“五不要”条件被指就业歧视,引起网民反感和抵制。美团虽及时回应,但初期的玩笑性质被认为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正式通报说明公司立场和对员工的处置,才逐渐缓解网民不满情绪。百度外卖再传被卖顺丰,虽然百度外卖回应顺丰只是一个供应商而已,但业内普遍认为双方存在利益合作点,跨界合作的可能性很高。

近日,崔永元网上开食品商城成为争议性话题。商城产品定价为同类产品的5倍、会员制、产品安全宣传等均引起不少质疑。作为“反转”代表人士,崔永元进入食品商业领域,“反转”初衷和公信力遭到质疑。预计未来食品经营活动将接受舆论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热点解读】

1.美团再陷招聘风波 危机应对有“速”

5月17日,某自媒体在网上曝光一张美团点评的歧视性招聘要求截图。该截图显示,美团点评在常规的运营要求之外,还特别说明以下五类人不要,包括:不要简历丑的;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不要开大众的;不要信中医的;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招聘声明在微博上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众多网友指责美团点评在招聘方面涉嫌歧视。

5月17日下午14时美团官微对此事件做出首次回应:“开大众信中医的东北河南混血丑小编表示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招聘要求,该员工正被拖出去打”。5月17日下午16时美团在其官微发布官方通报:称这是员工的个人行为,并声明已对涉事员工做出辞退处理。

舆论观点:美团存在招聘歧视 及时回应仍遭质疑

舆论纷纷声讨“五不要”歧视性招聘条件。齐鲁网转发评论员郭文斌的观点指出,美团“五不要”招聘条件戳中了民众“就业歧视”的伤疤。企业招聘员工,如果存在“就业歧视”,最大的受害者并不是应聘者,恰恰是企业,因为在每一种“就业歧视”中均可能会漏掉一些优秀员工。燕赵晚报认为,美团拒聘“五种人”暴露管理漏洞,个人随意发布违背劳动法规及公共道德的招聘言论,杂乱无章、缺乏规范的管理程序可见一斑,也折射出缺乏团结包容、高瞻远瞩的企业胸怀及企业文化。新浪网针对美团的危机公关发表评论,美团辞退涉事员工并不能为该事件划上句号,对消费者来说,一个公司员工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一个公司,至少也是一个公司企业文化的体现,公司断然不能以“个人行为”为由置身事外。

针对美团招聘风波,网民观点呈现两大阵营。部分网友认为美团“五不要”招聘条件太伤人,一些来自东北地区和黄泛区的网友甚至表示要卸载美团。部分网友对美团的通报结果表示理解,美团不应该为其员工个人行为背锅。

舆情点评:回应速度获赞 公关技巧待加强

美团招聘风波涉及就业歧视、地域歧视等多种社会敏感话题,极易引爆舆论场。企业应对舆情风波时,公关速度和公关技巧是快速平息事件的重要因素。美团“招聘门”中的回应速度和动态反应值得称赞。美团5月17下午14时做出首次回应,并于两个小时后再次发布官方通报和处理结果。在媒体大量报道之前迅速回应,有利于平衡舆论声音,及时为自己发声,补救企业形象。

尽管美团在此次公关速度中取胜,但在技巧方面则存在不足。此次舆情风波涉及地域歧视和民族历史,话题较为正式和沉重,美团官微编辑以个人身份、以及开玩笑的口吻称“员工正被拖出去打”做出首次回应,显得不够正式和严肃。该回应也没有获得网友的支持和原谅,反而引发舆情的进一步发酵。在第二次回应中美团官微以公司的名义发出官方通报,通报中说明了事件处理结果,阐述了公司阳光健康的职场环境,表达了对此事件的歉意,通报获得了不错的舆论回应。这并非美团第一次出现招聘风波,此前校园招聘,美团就因为大尺度海报问题遭到诟病。招聘事件频频惹争议说明美团自身在用人标准或者对外宣传中存在管理漏洞。舆情应对中,技巧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企业要从自身做起,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用人标准,采取正向的宣传方式,才能避免问题一再出现。

2.百度外卖否认“卖身”顺丰 业界看好跨界合作

近日,百度外卖再传将被出售的消息,去年传闻接盘者是美团,今年的接盘者成为顺丰。据相关媒体报道,百度和顺丰将按照5:5的出资比例,共同出资通过设立合资公司来运营。对此,百度外卖做出回应,顺丰去年六七月份开始帮百度外卖做国贸CBD等核心商圈的餐食配送,对百度外卖来说,顺丰就是一个供应商而已。至于顺丰后期会不会有股权投资,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舆情观点:两家企业存在合作基础 合作前景观点不一

媒体和业内人士聚焦百度外卖和顺丰合作的可能性和前景上。《新京报》采访市场分析人士唐欣认为,百度和顺丰方面应该都有合作意愿,顺丰需要一个前端流量入口,外卖和顺丰的核心业务也有一定的契合。但关键看双方对估值的分歧能否达成一致。《南方都市报》采访知情人士称,实际上顺丰在去年百度领投的B轮融资已有参股,11月后一直谈全资收购的事情,但因为价格谈不拢没有结论。《财经》采访业内人士认为,百度外卖频传“卖身”传闻有以下几种可能性:第一,有百度外卖或顺丰的竞争对手放风;第二,顺丰放风逼百度;第三,百度改变主意,认为投资2到3亿美元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如直接卖给顺丰或者让顺丰控股。对于百度外卖和顺丰的合作前景,部分业内人士表示看好,认为两家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配送时效,为百度外卖用户带来更好的外卖体验,更强化了顺丰的O2O落地效果,为其业务拓展奠定基础。也有观点认为,百度外卖卖身的可能性并不大,虽然O2O业务并不是百度的核心业务,成绩不算亮眼,但是百度外卖却是百度金融主要线下入口,对于目前百度正在构建的“生态”十分重要。因此,百度外卖与顺丰将很可能是在部分业务方面达成合作。

网友对于百度外卖和顺丰的合作持不同态度。部分网友表示不建议顺丰与百度外卖合作,这样做会透支自己的品牌;部分网友则认为看好百度外卖和顺丰的合作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舆情点评:新时期外卖平台应形成自身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新时期,外卖平台只有形成自身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纵观近几年我国外卖平台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瓜分市场阶段,到几家外卖平台的战略相持阶段,目前占据外卖市场份额前三甲的分别为饿了么、美团和百度外卖。通过前几年的市场培育后,目前选择外卖的用户群体已经日趋稳定,“从增量市场进入了存量市场的争夺”,该时期谁先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谁就能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百度外卖与顺丰的合作一旦坐实,就有机会发挥各自的优势,凝聚竞争合力,提升送餐速度,有利于百度外卖形成更高品质的品牌优势,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百度外卖和顺丰如果进行跨界合作的可能性较高。李彦宏曾表示,对于O2O业务“如果真的做不过,就不做,该做的决断也要做”,而顺丰则希望在多元化经营方面有所突破。双方存在利益合作点,一方面,百度外卖在百度内部整体战略布局中地位的下降,另一方面是顺丰寻求多元化经营的迫切需求。

3.崔永元网上开食品商城 “反转”公信力受影响

近日,崔永元签名的璞谷塘商城悄然上线,主打非转基因食品,这是崔永元在宣称自己要进入零售领域后实际迈出的一步,目前,璞谷塘商城实行会员制,并且售卖的商品高于市价5倍以上。

舆论观点:产品高价和“非转基因”宣传遭到质疑

崔永元开店卖食品随即成为争议话题。《北京青年报》详细梳理了璞谷塘商城和崔永元经商历程,指出璞谷塘宣称“做绿色健康的食品商城”,目前只配送北京和辽宁地区,采取会员制,高端品价格高于同类商品5倍。而除了食品行业,崔永元还是多家文化类公司的股东,商业版图蔓延至十几家公司。媒体还着重关注了商城产品的转基因问题,调查显示,商城仅有一款商品标明“非转基因”。还有媒体指出,商城中的大米监测报告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它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测试”,既没有国标,又不是绿色食品标准,还没有有机食品的认证。齐鲁网评论认为,崔永元的生意是一道“转基因测验题”,证明消费者是真的舍得拿钱去支持非转基因,还只是口头上的支持。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则从品牌运营方面指出,之所以璞谷塘商城的产品如此高价,是由于崔永元打的是个人品牌加产品品牌的双品牌,其中更多的是崔永元的个人品牌,如果做得好,对个人和公司的品牌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崔永元高调进入食品商业领域则引起了部分网民的反感。部分网民提出质疑,认为崔永元之前的“反转”行为是在为进入食品行业做铺垫。部分忠实粉丝则表示支持崔永元的食品经营理念,并表示商城明码标价,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挺转”人士故意污名化崔永元。

舆情点评:高关注度成为商城双刃剑 经营有待市场考验

高会员费、“反转斗士”的称号让崔永元创办的商城争议性十足,媒体发出“是先做舆论、后做生意的套路,还是大众危险、拯救大众的情怀?”的疑问。崔永元进入食品商业领域,从转基因问题争论中的中立方转向了利益方,难免公信力受损,被质疑为有企图。从舆论反馈来看,持有该观点的网民明显增加。作为“反转斗士”的崔永元给自身商城的经营带来了高关注度,也成为商城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借此对自身产品质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也给商业运营带来了风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会始终处于舆论高关注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商城就将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但归根结底,市场终究归于市场,崔永元能否食品商业领域有所突破,还有待市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