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舆情综述
本周,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引发舆论期待。此外,保监会公布今年前5月保险业经营情况,万能险保费跌逾六成,寿险再回“老七家”格局,舆论普遍认为,“严”字当头的监管格局还将持续,坚持引导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成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热点解析
1. 银监会鼓励银行进军校园贷 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网贷业务
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军校园贷市场,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负面频出的校园贷备受舆论拷问,规范校园贷的舆论呼声也不断高涨,此次《通知》的出台使弊病缠身的校园贷终于迎来“手术时间”,引发舆论期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主流媒体重点解读了《通知》鼓励银行进军校园贷的意义。相关报道指出,《通知》将引导商业银行放下身段、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普惠金融服务,同时将促使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则从整治措施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解读。报道引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表述称,暂停网贷机构从事校园贷业务,只是说不能做增量,存量的借贷关系还是继续履约,“P2P平台一方面要暂停P2P的贷款业务,不做资金业务。另一方面,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中华工商时报》认为,虽然校园贷管控政策逐渐趋严,但国家层面并没有将其完全禁止,再加上学生的贷款需求始终存在,因此“校园贷”依旧大有作为,而此次银行重新举旗校园金融,无疑将积极净化行业环境。
对于银行进军校园贷业务,部分业内人士则表示难度不小。一是大学生群体从还款能力,信用意识以及金融认知等方面都不适合做商业贷款。二是从历史数据看不良率太高,“大学生贷款不符合信贷的逻辑,大学生需要的是政策性和公益性的帮助,而不是商业贷款”。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表示,银行和互金合作开展校园贷应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模式,比银行单独做要更好,“银行具备较严格的风控体系,也符合监管‘开正门’的思路,互金公司有消费场景,有之前为学生群体提供消费贷款所积累的经验和数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及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校园贷业务成为消费金融领域一块逐渐崛起的蓝海,然而监管政策的缺位以及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的薄弱,部分利益熏心的网贷机构将黑手伸入大学生群体,给原本充满希望的校园贷罩上恶的色彩,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今年银监会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即表示“校园贷要开正门”,为此次《通知》出台预热。向银行开放校园贷市场,表明监管层充分认识到整改校园贷的迫切性,并正视了大学生消费的信贷需求。鼓励银行进军校园贷领域意在清理现场、规范秩序,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得到规范的校园贷将更具市场潜力,作为金融服务类机构的银行和互金公司,应找准市场定位,扮演好角色功能,充分发挥各自优长,在风险可控基础上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完备的金融服务,真正促进校园金融市场走向成熟。
2. 前5月万能险保费跌逾六成 保险业经营情况透露监管“严”信息
保监会强化万能险监管的政策正在持续发挥作用。6月28日,保监会公布今年前5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报告,数据显示,万能险保费收入约为3084.4亿元,同比下降59.4%。而“老七家”的规模保费收入在全行业中的占比达51.57%,占比过半。由此可见,此前被改写的寿险格局正在恢复,靠万能险业务快速超车的中小险企风光不再,而力推转型、业务稳健的“老七家”优势正逐步凸显。
此前深受欢迎的万能险如今被各家险企唯恐避之不及,这一现象受到《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网、财经网、和讯网等行业权威媒体的关注。媒体分析称,自宝能系借助万能险强势举牌万科以来,市场的目光便聚焦到了这种高收益、高风险险种上。万能险的快速发展潜藏着较大的风险隐患,个别险企将万能险作为融资工具,激进投资,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引起监管层重视。保监会此举旨在防范化解风险,推动万能险有序健康发展。
业界专家学者对万能险降温普遍持支持态度。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教授郝演苏分析称,万能险只是一个产品,本身无所谓对错,但应适合一定的经济环境。今年是金融监管年,全年均在强调防范风险,对万能险采取高压监管具有导向作用。因为万能险在寿险中占比较高,其保费收入的大幅下挫也是引起寿险全行业保费增速显著趋缓的原因之一。多名保险分析师称,万能险下跌虽可能引发退保潮,但这才是检验各中小险企在遭遇监管大洗牌后二次销售能力的“试金石”,可促使中小险企在万能险跌落“神坛”带来的各种阵痛中寻求转型,实现自我突破。
总体来看,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的理念贯穿到今年保险监管工作的各个方面,上半年万能险断崖式下跌便是其中一例,“严”字当头的监管格局还将持续,坚持引导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成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责编:王摇⒅烀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