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国家能源局发布上半年我国能源发展情况指出,能源消费增速明显回升,国家能源局预计下半年能源供应仍较宽松。7月20日晚,《财富》世界500强名单正式对外公布,南方电网、中海油、中化集团、国家电力投资等20余家中国能源公司继续占据榜单。核电方面,日本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损失严重,分析称这将势必直接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报废作业进程。
此外,油气方面,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改革再进一步,国内首次线上通过公开竞价确定天然气销售价格,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具有里程碑意义。煤炭方面,上半年煤炭去产能完成年度目标74%受到关注,专家表示,通过去产能将有力推动煤炭行业健康发展。新能源方面,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引发国内外舆论关注,外媒称中国将引领全球能源结构优化。本期关注度较高的话题详见下表。
监测周期:2017.7.17-2017.7.23,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中国能源消费总体回暖
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就2017年上半年能源形势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就上半年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监管处理情况以及《能源体制革命行动计划》和《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进行了政策解读。发布会指出,我国上半年能源发展呈现出六大特点,分别为:能源消费总体回暖,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需求增长的新旧动能持续转换,能源供给不断改善,能源供需总体宽松,能源行业效益分化。
【舆论观点】
此次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得到了《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新闻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的集中报道。《人民日报》和《经济参考报》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方面,提出“电力新增装机七成为可再生能源”。《经济日报》重点关注能源需求增长的新旧动能持续转换,报道援引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李福龙的分析称,二产用电比重下降,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这一增强一减弱,说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效果正在逐步呈现。
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界面网均重点报道了煤炭消费问题,特别提到“煤炭消费转为正增长”“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9.8%”。央视网、中国新闻网还对光伏发电市场方面进行了报道,提到了“上半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大增2.9倍”“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75%”等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则对天然气的发展进行了深度解读,从能源局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上半年天然气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约11.7%,这是自2014年以来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首次在半年阶段中出现双位数的增长。报道引述专家分析称,对天然气的促进政策将会对这个市场产生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无论是管道天然气还是未来大有可为的LNG方面,都将出现非常多的市场机遇。
【分析研判】
截至7月25日,新闻发布会相关话题媒体报道量已超过690篇,体现了媒体对于上半年能源发展态势的高度关注。从媒体报道角度来看,煤炭、电力、光伏和天然气成为重点解读对象;从媒体报道词频来看,“能源消费回暖”出现在报道中的频率最高。
能源消费回暖侧面折射了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未来,煤炭消费逐步下降将是一个长期趋势,我国能源结构调整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将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20多家中国能源公司跻身世界500强 盈利能力已大不如前
北京时间7月20日,《财富》杂志发布201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主攻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的20余家中国能源公司继续占据该榜单。进入榜单的中资能源公司包括: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南方电网、中海油、中化集团、中国华信、恒力集团、中国华能、神华、中国能建、冀中能源、延长石油、陕西煤业化工、国家电力投资、山东能源、华电、国电、大同煤炭、山西焦煤、山西泉阳煤业、潞安、大唐、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以及新疆广汇。
【舆论观点】
此次上榜的中国能源企业的盈利情况不及其他行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分析指出,中国109家上榜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仅为1.65%,一块钱的资产只能产生1.65分的税后利润;而美国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4.79%,是中国企业的2.9倍。
有媒体撰文分析油气行业经营状况指出,石油产业的不景气是致使多家石油企业业务不振的核心因素。油价不高这一外因是石油企业难以在近年来实现高盈利的一大原因,而运营能力、当地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让曾经的“暴利”获取者不再风光。
此外,新入榜的民营企业也是舆论关注的一大亮点。从总榜上看,中国新入榜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整个榜单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增至20%。有学者表示,更多民营企业的崛起反映出中国企业2.0时代的逐渐到来。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华电集团、中国石化集团等连续多年进入榜单的能源企业通过官网等自媒体渠道跟进转发了榜单情况。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积极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努力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此次中国能源企业的上榜情况备受关注,除了人民网、第一财经网、网易、腾讯网等国内主流网站的关注与报道外,中国核能、无所不能等行业观察类微信公众号发文分析解读。“无所不能”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亏损这么多,这真的是财富500强能源企业吗》,文章关注了中国能源企业存在盈利为负的问题。文章分析指出,此次进入榜单的大都是传统大型能源企业。以煤炭企业为例,煤炭开采开发企业数量占据三分之一,但受到煤炭价格和去产能影响,煤炭企业排名下滑,营收下降幅度也最大。不过也有媒体指出,并非只有中国能源企业海外出现亏损,总榜中部分海外能源企业的亏损幅度更高。
【分析研判】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作为展示企业价值和综合实力的全球性权威平台,中国能源企业的强劲实力在排行榜中再次得到充分显现。榜单公布后,进入榜单的中国能源企业的品牌竞争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能源行业与其它行业相对比依然存在的利润差距也是行业媒体关注热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能源企业如何持续健康提升发展、实现生产经营稳中有进、企业综合实力以及持续提升品牌形象等问题也是企业未来发展方向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日本首次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内部情况
东京电力公司日前利用水下机器人调查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的情况,首次确认反应堆安全壳内数个结构物严重受损。调查发现安全壳底部存在大量堆积物,结合此前的各种分析研究,东京电力公司认为这些堆积物是核残渣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回收这些核残渣在国际核电领域并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参考借鉴,因此,东电电力公司预计从2021年开始实施核残渣取出方案,整个报废作业可能需要四五十年时间。
【舆论观点】
东京电力公司19日宣布通过机器人进入反应堆安全壳内部新近调查的消息传开,立即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国内多家中央媒体和网站持续关注此事。7月19日起,新华社、中国新闻网对机器人下水调查、核燃料难以取出、安全壳内受损严重等调查进展进行了连续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多个频道及时跟进报道。目前,共监测到相关媒体转载报道共计800余篇。
本月24日,东电电力公司公开了调查时拍摄的相关视频。从视频图像中可以看到,核反应堆正下方的装置上坠有黑色或类似灰色的块状物体。东电认为这些物体很可能是“核燃料熔块”。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如果被证实是熔化后形成的核残渣,这次发现将是清理行动中的一大里程碑。
由于普通民众对福岛核事故仍然记忆犹新,加上东京电力公司在核事故发生以来,一直因处置过程不透明、态度不诚实而备受舆论质疑,这次调查情况报道后很快便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应。对网络媒体、电视报道、论坛、微信和微博账号进行梳理发现,新浪微博账号@深度News官网21日07:06发布的消息“悲剧消息:日本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损坏严重”网民转评率较高。目前转发5937篇次、评论1177条、点赞645。绝大多数网民对东电在善后处理的态度表达了质疑同时更加担忧核辐射对中国海域造成影响。
【分析研判】
本监测周期内,有关日本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损失严重的报道在7月19日开始出现,23日舆论声量达到峰值,其中中央主流媒体是主要的报道渠道。福岛核事故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由于事故对海洋造成了空前影响,“福岛后遗症”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在“核事故处理的预期年限”、“核事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去污染的进展情况”、以及“废物处理的措施”等关键性问题上,日本官方至今还没有给出令国际社会完全信服的说法。就目前来看,东京电力公司在后续处理工作方面稍有不慎,可能会演变成连锁反应,再次加剧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不信任感和抵触情绪。
此外,水下机器人“小太阳鱼”首次进入安全壳内部并发挥巨大作用也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我国核电站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出于核电产业较快发展和核安全的需要,核电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机器人水下探测任务对我国核废料清理机器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