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范围 > 品牌
由海底捞事件折射出的极简管理智慧
发布者:广州市中标品牌研究院    浏览次数:524

复杂环境下,极简就是智慧。

科技慢慢的将生活变得不是更简单,而是更复杂;主要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产品,刺激了我们的隐形需求,于是人心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复杂形态下的阶层“斗争”,每天消耗我们太多心思和能量,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况且,人性的内心是懒惰的,每个人都是求简而厌繁;于是我们都在探寻一种极简的管理智慧。

近日,海底捞的北京两家店出现危机后,海底捞又巧妙的收回了顾客的心,公关完胜。都说套路得人心,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简单的套路更得人心;什么最简单?按照规律做事最简单,也最省力。

人的规律在于心,人心规律即人性;事的规律在于人,事态规律即模式。

规律之下是模式,模式之下是方法,方法之下是套路。

中国人爱看热闹、爱围观,当做一个“机智”的吃瓜群众,指点江山。于是事件营销屡试不爽。你瞧,近期的红牛商标之争的结局一出,各个“专家”纷纷点评,读者欣然的观赏;爱看热闹是人心,看热闹后的各种“指点”是人性。

而依据特点采取措施就是套路;例如你知道我特别喜欢吃酒,于是拿一瓶美酒诱惑我,委婉的让我告诉你某些对你来说有价值的内容,最后你如愿以偿了;哈哈,细细想来,我也是;但是总感觉不爽,感觉被套住一样。

凭借经验技巧处理事项就是方法;例如某有多年实战经验的HR经理在企业需要变革的时候,经理凭借其多年经验,很快想到在企业变革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完成这几次个步骤:1.建立危机意识;2.组建领导团队;3.提出鲜明愿景;4.不断沟通愿景;5.授权员工参与变革;6.设立近期目标,创建战果;7.扩大目标,巩固战果;8.将成功注入企业文化体系。根据经验总结技巧,根据技巧高效办事。

模式是一个企业做相同事情的标准做法,一个成熟的模式必然经过多年的探索沉淀;模式的成功在于实践,企业中勇于探索者组成“先锋队”,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寻求模式,即企业组织优秀人员拿着枪杆子打仗,并把打仗的经验总结出来,让多数人都能打好仗;这才是模式的意义。模式的探索者一般是行业的领军企业。模式是为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规律化。

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价值,解决问题;企业解决问题或创造价值的速度就是企业赚钱的速度,勇于探索的“先锋队”总结出最简单实用的模式,让每个员工一学就会,一用就管用,这才是最高效的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也是较好的模式。

人人都有创新,但企业却没有创新;人人都有经验,但企业却没有经验;这是管理的失败。

而当企业只有一个有经验,但人人都会;企业只有一套模式,却人人都懂。个人没有经验,企业却有经验;这是最好的管理!

这就是模式与缺乏模式的差别。哪怕只有一条经验,也要变成人人都会的模式,哪怕只有一个人有经验,也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能这样做到的企业,成功不会遥远。(刘春雄老师)

一流的企业找模式;

二流的企业找方法;

三流的企业找套路;

会运用规律的企业一般都能够基业长青。

好的企业总是将每一次的“经历”都价值最大化;善用模式的企业总是将经验智慧化,让智慧熏陶每一位员工。善用方法的企业总是善于从市场中找出处理市场问题的方法,这些企业善于分析问题,找出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让每一个肯干事、会干事的员工都知道;这样的企业效率高,产出高。小微企业没经验、没模式,他们要想生存大多得靠套路,依套路取悦人心,获取顾客。

极简的管理智慧就是利用规律、模式、方法、套路等管理企业的方式;极简是一种管理态度,员工喜欢,企业受用。在信息爆炸、人心浮躁时代,人与组织更需要这种管理智慧。

极简法则之一:从人性入手进行管理就是极简

按照人性规律管理的企业一般都基业长青,百年企业同仁堂,在经营过程中重视人性,尊重人性,始终牢记诚信二字,以诚立身,以德为本,以文化为传承,精益求精,紧跟创新步伐,聚焦发展,围绕少既是多、慢既是快的原则经验企业。而诚信、德、文化、求精等体现人性向善;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等是人性求简的体现。

这两天,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后厨出现老鼠、餐具清洗、使用及下水道疏通等存在卫生隐患等问题后,海底捞公关发文坦然的承认错误,并及时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迅速的排除隐患,表示分店出现的问题,总公司愿意承担所有后果;该公关不抵赖、不狡辩,快速、坦诚的回应,并及时的采取了有力措施。其实人性深处都是对真诚的人、真诚的事更容易表现出善意,这种善意或是原谅,或是同情;总能让你无力反抗。群众最不缺的就是“挑毛病”精神和“批评”精神,你越反抗,我越会抵抗这种反抗,直到你乖乖顺从,合我心意。这就是人性。

人性深处向往的是极简,而往往顺应人性做事就是极简;管理的本质就是减少冲突,顺应人性是为了减少冲突,海底捞的做法就是为了减少冲突;激发人的善意也是为了减少冲突;因为人性向善,向善的人性渴望不冲突。

繁就等于烦。管理一旦变繁,员工就开始烦;服务(包括设计、流程、体验等)一旦变繁,用户就开始烦,烦久了也就心厌了,心厌了也就离开了。

嗯,极简就是不烦。

这就是人性,也是规律。

极简法则之二:极简就是追求精,追求精就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的事

时间是人生最重要的成本,精简就是为了减少管理或经营的时间成本。帮助别人节约时间的最好方式就是利用极简的思维方式做出精事,产出精粮,然后利用节约出来的时间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这就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的事,毕竟时间也是一种资源。

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第二章节中着重阐明“掌握自己的时间”这一话题,里面提到了管理者如何诊断自己的时间、如何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以及如何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等。从“极简”这一角度来说就是为了精简时间,让有限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是正向的管理时间。

精就是高效,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是对时间的利用,做事精简就是对时间的最大利用,这是反向的管理时间。

利用规律、模式、方法、套路管理企业就是精简、就是高效。

规律让企业发展有迹可循,让企业少走弯路(即让企业知道如何正确的走);模式(例如营销模式、商业模式等)让企业经营正常运转,让企业走好路(即让企业知道如何高效的走);方法让员工知道如何正确的做事;套路让员工知道如何利用技巧做正确的事。知道如何正确的走、如何高效的走、如何正确的做事、如何利用技巧做正确的事就是节约时间、就是高效;这样的做事方法就是最少的资源去做最大的事,少了组织或个人探索的时间和因为探索而损耗的资源。

极简法则之三:极简就是回归本质、追求常识的管理/工作作风

本质的东西是最根本的东西;看问题回归常识、解决问题回归本质就是极简的管理经营智慧。中国人最擅长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将复杂的问题抽象化,以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准,然而解决不了问题的话,看起来再有本事也是没本事。

实用最简单,简单最实用。

实用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简单就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某种易知易行的方式能解决问题,其他说多了都是扯淡。

常识性的东西就是常人一看就明白,没有认知隔阂;解决问题回归本质,抓住根,不留后遗症,不拖泥带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医就好,这就是最极简、最高效的解决问题方式。例如,大多数人吃饭都重视口感好、美味、有营养,如果解决不了这些,包装再好也是没用。

抓住关键,抓住常识,准确的找到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化繁为简,简单高效,集约实在,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系统思维,行动快捷。管理实践中回归人心和人性,以人为本,建立简单时效的沟通法则,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融合,人为事,事促人,管理至简,协同有效。例如腾讯的“小朋友画廊”公益就是回归人心至善的一面,画面至简、有艺术感,文案感人,一元成为爱心人士,由于感动或同情而分享传播。

所以,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事物的运行规律有深刻的认知和把握,当然也包括人心和人性的认知和把握,毕竟管理的主体多数是人;一切看起来简单的事情都是有不简单做铺垫,实现极简管理,就要求有不简单的能力和水平。

前文所说的:人的规律在于心,人心规律即人性;事的规律在于人,事态规律即模式。这也是常识和本质。

极简法则之四:善用流程和机制就是极简

管事用流程,官人用机制;流程省力,机制省心,省力又省心的模式就是高效、就是极简。

极简的管理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的事,而善用流程和机制就是一种用最少资源做最大事的方式之一。即用最简单的流程和最管用的机制,调动最少的人(资源),做最大的事,就是极简的管理智慧;玩金融一般都是用这种方式。

做事有流程,员工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流程越简单越好,容易记,容易执行。好的流程不仅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促使企业各项工作有责、有序、有效、高效的运行,善用流程的企业有利于企业管理方式的进化,使企业由“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流程的运行上,最好遵循PDCA循环原则,即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调整的循环原则反复实践,最后设计出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流程,使员工可按照流程高效的完成一件事。

而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管人,管人即管心;最好的机制可以激发人心、稳定人心;用人要激发人心,留人要稳定人心。很多时候员工在执行上的懈怠,多数是因为员工的心没有被激发,员工离开企业多数是企业没有稳定人心的机制。激发潜能就是激发人心,激发员工自动自发的努力工作,从而减少监督与管理成本;即人心若被激发,再怎么困难的事员工都会想办法解决。

极简法则之五: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的极简管理系统

客户是企业的价值主体,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满足客户核心需求的产品,这就需要产品经理深知人心和人性,极简的产品一定建立在深刻理解人心和人性的基础上的;例如乔布斯与张布斯等设计的产品就是追求极简而影响甚远。这种极简就是在功能上满足客户最本质的需求,以及这种需求的解决所用的方式最简单有效。

进一步说,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的极简管理系统需要:1.界定客户价值,客户要什么,我们给什么;2.建立以客户需求和客户价值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和服务流程;力求通过这种组织结构和服务流程使企业通过最少的资源解决客户最核心的需求;3.建立客户价值信息整合系统和无边界协同的客户价值交互系统,以及大数据价值服务和决策体系,使企业即时了解客户需求,并对该需求即时响应和解决。总的来说,对客户需求的实时了解和解决就是极简高效,我要什么,你快速的给什么就行,消除管理经营活动中的不增值环节,只做对客户有价值的事;其他一切都是多余。

极简法则之六:主张极简主义和极简的执行文化

极简也是一种管理思维方式,极简更是一种追求简单生活的态度;从本质上讲,极简也是一种追求生命价值最大化的价值观念。能够极简的人,大多拥有不简单的人生。

从管理角度来讲,极简管理也是一种组织文化特性和执行文化;管理者通过设立该种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通过这种文化观念的渗入,让员工形成一种极简的思维意识和执行风格,例如易知行管理咨询公司就是秉持简实正行的服务理念,精诚地服务于客户;公司/个人能够用极简的方式帮顾客做好事,就尽量极简,毕竟我们的时间很宝贵;总的来说,就是做事用心做,抓住核心问题,找到影响问题的关键要素,讲究简单,讲究速度,以极简的管理方式,使企业的不同部门和个体目标快速一致,行动一致,有效协同,形成速度和资源上的高势能,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