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公安系统总榜前五名分别是“@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警民直通车-上海”“@深圳交警”“@中国消防”和“@平安北京”。“@山东高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法治当涂”和“@中国长安网”分别取得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和政法委系统微博排行榜的第一名。
近期,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系列节目《守护明天》将在电视上播出。节目邀请了检察官、学者、专家以及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演播室,针对校园暴力、网络侵害、性侵害、未成年人监护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节目通过9个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全国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同时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多平台推动青少年普法教育,获得多位公众人物的支持,赢得了民众的广泛称赞。
假冒警察欲相亲,无知招摇终获刑
近日,一男子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身着警服,配视频、图文自称是“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杜应伟”、“省委常委”、“杜氏集团公司董事长”等信息公开相亲,引起了网友关注和转发。8月30日,安徽宣城“@绩溪县金沙派出所”在首次收到举报后立即@多个公安机关官博,希望引起各方重视。8月31日,“@云南警方”发文辟谣,表示该系列视频中男子并非云南省公安厅人员,且正对相关情况进行进一步查处。9月1日下午,浙江永康市公安局“@永康公安”发布通报称该男子因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安徽举报、云南查证、浙江抓捕,三地辗转千里,但从接到举报,到嫌疑人被捕,耗时不过两天。在为我国公安机关行动高效点赞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正是皖浙滇三省公安机构矩阵联动,转发该微博扩大事件影响;一方有案,八方支援,多地警方信息互联,为最终的抓捕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近年来,我国各地已发生多起社会人员假冒警察直播作秀博关注,甚至骗财骗色的案件。此类事件初发时常引发网络“地震”,令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产生误解,不仅损害了执法机构的威严,也对国家形象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人民警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职责,与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有必要对人民警察的形象和威信给予特别维护。非警务人员穿着警服,即便是假警服,也可能涉嫌招摇撞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