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范围 > 舆情监测
农业现代化规划出台获关注 伊利拟收购中国圣牧实现双赢
发布者:广州市中标品牌研究院    浏览次数:637

  10月17日至10月23日期间,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多项改革任务。供给侧改革、可持续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创新绿色等成为舆论解读关键词,《规划》的重大指导性作用备受期待。

  10月21日,伊利股份公布最新定增方案,公司拟募集资金90亿元,其中46亿元拟用于收购中国圣牧37%股权。该举措被认为是双赢之举,一方面能够稀释阳光保险股权,避免“野蛮人入侵”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自身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助于伊利发力有机奶战略业务板块。

  食品安全方面,“武汉市民哄抢废弃食品”引发舆论关注,虽然武汉官方表示调查显示并未出现哄抢行为,只有个别捡拾现象,但回应并未消除过期食品可能流回市场的担忧。舆论要求有关部门在继续排查是否存在过期食品的同时,也呼吁政府建立过期食品销毁机制,科学处理过期食品,遏制类似问题的出现。

  【食品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1.“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出台 纳入最新农业供给侧改革内容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多项改革任务,包括力争2018年底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以及推进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等。《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舆论观点:《规划》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规划》出台后,各类解读层出不穷。总体而言,供给侧改革、可持续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创新绿色等成为媒体解读的关键词。从宏观上来看,舆论普遍认为《规划》为我国未来五年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宏观性、原则性和长期性。其中,《规划》指出致力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获得关注。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指出,这次农业现代化规划纳入了最新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内容,不再像过去单纯追求装备物资投入、以提高产量为目标,如今的农业现代化更看重质量的提升,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十三五”农业发展着力种植业结构调整也引发关注。《规划》提出要适当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恢复和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在业内看来,种植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为了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玉米退”、“大豆进”符合当前国内市场需求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随着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我国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的问题尤为明显。还有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在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同时,还应继续发展并提升油用大豆生产效率及能力。

  舆情点评:《规划》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性作用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是指导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今后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性作用。其中,作物种植调整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的利益,因为备受关注。预计随着玉米政策改革拉开序幕,玉米价格依然可能下跌,但鉴于临储政策的多年基础,以及改革循息渐进的时间控制,玉米市场仍将在震荡中调整。舆论期待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政府能够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调整优化作物种植结构。

  2.伊利拟收购中国圣牧37%股权 业界普遍看好未来前景

  10月21日晚间,伊利股份公布最新定增方案,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约90亿元资金,用于收购中国圣牧37%股权以及投资于新西兰乳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国内高附加值乳品提质增效项目、运营中心投资/研发中心项目及云商平台。中国圣牧是中国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以及中国唯一一家符合欧盟有机标准的垂直整合有机乳品公司。

  舆论观点:伊利进一步强化战略布局

  遭遇阳光保险举牌事件一个月后,伊利的该举动引发各界猜测。《新快报》引用业内人士观点指出,收购首先有助于伊利抵御外部激进投资者的收购,稳定公司的股权结构、经营体系和管理层,从而巩固长远稳定发展,其次,高端乳制品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如果有了上游奶源保证,伊利可以不断开发新品,在高端有机乳品产业实现更大布局。伊利全面发力有机奶战略业务板块获得业界肯定。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有机奶是乳业发展的战略契机,谁把握了这一战略制高点,谁就赢得了未来消费市场。目前,有机奶表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各大证券公司也极为看好中国有机奶品类未来的成长空间,认为伊利和圣牧的合作对两家企业来说将是双赢,未来有望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北京商报》则分析指出,市场对伊利股份与中国圣牧的“联姻”事项仍存不少疑问。诸如,有投资者对伊利股份与中国圣牧未同时发布相关公告产生了质疑。

  舆情点评:定增收购反映伊利超强的资本运作和执行能力

  伊利收购中国圣牧37%股权不仅能够实现自身产业布局的优化,还能借助中国圣牧香港上市公司平台的身份对接全球资本市场,其发展前景因而获得业界普遍看好。更令业界惊叹的是,在短时间内,伊利股份通过定增收购的方式,稀释了阳光保险股权,保证了伊利第一大股东的位置,降低了“野蛮人入侵”的风险。遭遇阳光保险举牌一个月后,伊利能够迅速通过定增收购,增强现任大股东话语权,显示出伊利超强的资本运作实力,以及应变和执行能力。

  3.武汉否认“市民哄抢废弃食品” 舆论呼吁科学处理过期食品

  10月17日,一篇名为《武汉大批问题食品在垃圾场遭居民疯抢》的文章被多家网站转载,文章称一些武汉市民在武汉黄陂汉口北四季丰华食品城附近的垃圾场哄抢废弃的过期食品,拣货后售卖并流入武汉市场销售。问题食品流入市场引发民众担忧,10月20日,武汉地区发布调查声明称,没有发现废弃食品被人哄抢的情况,但发生过个别人员在废弃食品清运前捡拾的现象,将会继续在全市进行全面排查。舆论并未过多纠结“市民哄抢废弃食品”是确有其事还是媒体的夸大,而是对目前过期食品的处理方式表示了质疑。

  舆论观点:有关部门对过期食品处理方式监管不力

  报道中部分群众垃圾场捡食、哄抢过期食品的图片震惊舆论,记者称追踪后发现“一些过期食品被拉到武汉街头卖给市民吃”更是引发民众的担忧。尽管官方对“市民哄抢废弃食品”予以了否认,但并未消除民众的顾虑,垃圾场捡食过期食品的图片造成了“首因效应”,多数网民依然担心市场流入过期食品。媒体评论则一致认为,应制定科学处理过期食品规范并且纳入监管。人民网评论认为,杜绝人们争抢过期变质食品事件再次发生,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和完善过期变质食品的销毁机制。对于过期变质食品,应当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采取焚烧等方式进行现场销毁,并录音录像留证,禁止和严惩倾倒过期变质食品行为。在处理费用上,财政可以给予部分补贴,减轻企业负担,减少企业损失。华声在线则指出,过期食品的处理也应纳入监管,作为工商与消协等主管部门必须一竿子插到底,不仅要接受消费者的投诉,还应实地查看这些问题食品的终端处理情况,该填埋的填埋,该焚烧的焚烧,直到不再上市为止。

  对于“市民哄抢废弃食品”,网民一方面担心过期食品流入市场,危害民众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则对抢食过期食品的人表示同情、心酸和无奈。此外,企业随意倾倒过期食品的方式,以及有关部门对过期食品处理方式的监管不力遭到一致声讨。

  舆情点评:杜绝类似问题需建立过期食品销毁机制

  “过期食品流回市场”传闻引发食品安全隐患担忧,武汉官方回应说服力不足。“市民哄抢废弃食品”事件存有不少模糊性因素,难以溯源是质疑其真实性的最主要原因。然而,由于报道并非只有文字表述,还配有“疯抢”图片,武汉官方虽然表示调查发现“并未有哄抢,只有个别人员捡识”,但未证明图片是移花接木或虚假,这也导致回应缺乏一定的说服力。武汉食药监管部门若能够按照声明所称,继续加强市场过期食品排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才能最终消除此次事件的舆情隐患。

  过期食品处理问题由来已久,根除“废弃食品被食用和流入市场”问题亟需建立过期食品销毁机制。“市民哄抢废弃食品”并非今年武汉第一次出现类似传闻,4年前和今年8月份洪灾之后,武汉黄陂汉口北大量“淹水食品”被回收利用就多次引发质疑。不仅是灾后的“淹水食品”,同理还有过期月饼、粽子和其他食物,都存在同样的被二次销售的隐患。过期食品的科学处理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缺少专门处理机构、费用高企业难承受是目前的主要困难。有关部门应由此入手,一方面对随意倾倒和二次销售过期食品行为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另一方面完善条例政策,提高企业科学处理过期食品的能力,给予技术支持或者适当的财政补贴。

(责编:王晓华、朱明刚)